李连杰是桑门请来的逗比么?为何如此污蔑玄门?
作者:无名道人
李连杰本来给人的印象还是不错的,看过他拍的《笑傲江湖二》,尤其是电影《笑傲江湖》里面把令狐冲的形象塑造的很好,堪称经典。至于《太极张三丰》那部电影,情节和场景什么的,当时电影污蔑张三丰是从少林寺出逃出来的和尚。也许是导演安排吧,也许是年少无知吧?也还是忍了。
后来看到微博上李连杰大师要搞“太极禅”,还大肆宣传,实在令人不解。再回想起他以前拍摄的电影,才知道,原来这个和尚出身的演员,在下一部很大的臭棋。
众所周知,张三丰祖师是明代有史料记载的高人,根据《明史·方技传》的记载:“张三丰,辽东懿州人,名全一,一名君宝,三丰其号也。以其不饰边幅,又号张邋遢。颀而伟,龟形鹤背,大耳圆目,须髯如戟。寒暑惟一衲一蓑,所啖,升斗辄尽,或数日一食,或数月不食。尽经目不忘,游处无恒,或云能一日千里。善嬉谐,旁若无人。尝游武当诸岩壑,语人曰:“此山异日必大兴。”时五龙、南岩、紫霄俱毁于兵,三丰与其徒去荆榛,辟瓦砾,创草庐居之,已而舍去。太祖故闻其名,洪武二十四年遣使觅之,不得。后居宝鸡之金台观。一日自言当死,留颂而逝,县人共棺殓之。及葬,闻棺内有声,启视则复活。乃游四川,见蜀献王。复入武当,历襄、汉,踪迹益奇幻。永乐中,成祖遣给事中胡濙偕内侍硃祥赍玺书香币往访,遍历荒徼,积数年不遇。乃命工部侍郎郭璡、隆平侯张信等,督丁夫三十余万人,大营武当宫观,费以百万计。既成,赐名太和太岳山,设官铸印以守,竟符三丰言。或言三丰金时人,元初与刘秉忠同师,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,然皆不可考。天顺三年,英宗赐诰,赠为通微显化真人,终莫测其存亡也。”
根据《明史》的记载,张三丰乃是辽东懿州人,曾居武当山修道,并且在武当创草庐居之。后来又去了四川的鹤鸣山,如今鹤鸣山还有一棵三丰祖师手植柏树。《藏外道书》中有张三丰真人所传之丹诀,乃是南宗阴阳派之功法。明朝皇室赠号“通微显化真人”,此史料记载,证据确凿。如今武当山之太极功法,传自张三丰祖师,皆历代相传,去今不远,未曾听说少林寺有传太极拳者。古来南拳北腿,近来道教又有崂山腿、武当拳的说法,崂山以匡常修真人的崂山腿功夫高超,武当以郭高一真人的太极功夫为妙。家师孙善伟先生曾经求学于郭高一真人,未曾听过少林有太极拳的说法。
而李连杰在其《太极张三丰》一部电影之中,却有意歪曲历史,说张三丰曾经在少林寺学过武功,后来又和另外一个人下山做了捕快之类的活计。张三丰本为张君宝真人之号,而李连杰在其电影中却丑化真人形象,说是每天疯三次,故名“张三疯”。当时不过是当笑话看过就罢了,如今看李连杰大肆推广其“太极禅”,乃知其当年曲解此段历史的险恶用心!其丑陋嘴脸,昭然若揭!
太极之说,本自《易经》,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。”太极是混沌状态也,内包含有阴阳,道经又说“太极涵三”,此本为华夏故有的观念,非印度佛教所有。太极拳以讲究中正平和,在技法上强调沾连粘随,拳打卧牛之地等等。其理论也以道家的阴阳观念为主,拳法的每个招式里面都寓有阴阳之理。一静一动,一用力一不用力,反者道之动,阴阳又随时可以转变,这些道理非佛教所有也!至于禅宗,贫道知道的不多,但是可以肯定太极禅之说,甚为荒诞无稽,好比胡椒煮茶叶一样,是个杂货。
大家千万不要小看电影、小说这些大众传媒的作用。《西游记》、《封神榜》这些书深入人心,乃至于后人认为王母是玉皇的媳妇,十二金仙是元始天尊的徒弟,太上老君是给玉帝炼丹的小臣,甚至观音邪灵还成了所谓慈航道人!这些于正统道教看来,固然不符合教义,但是百姓耳濡目染,遂以为真,具有极大的混淆视听和丑化道教抬高印度佛教的功效。《太极张三丰》这部电影也是如此,《射雕英雄传》中污蔑我全真派掌教尹志平宗师,也是如此。还好当时有道教人士提出抗议,否则尹志平宗师的名誉,岂不毁于金庸鞑子之手么?太极拳也是如此,张三丰祖师也是如此。如果我们不提出抗议的话,后世果然要认为太极拳是出于少林寺了!认为张三丰的得名是每天疯三次了!
此所以不可不辨也!
同时奉劝那些无耻导演和演员,一味谤道毁真,侮辱玄门,抬高桑门,印度佛保佑不了你(以下因作者要求,小编添加):
铁冠道人辑
释圆惠,台州三门县某寺之和尚也。以斋醮经忏为生,师从天台山法脉。见道士礼斗、拜太岁,便想:“道士可以拜太岁,我们和尚也可以搞嘛。”于是找来《太岁灵华宝忏》和《北斗经》,篡改其中文字。改星君为菩萨,天尊为佛,也邀请一帮和尚来拜太岁,自称得某高僧之传云云。信众不辨真伪,皆叩求释圆惠为之禳解太岁。
当时有一个和尚表示疑惑,说:“我们改窜道经,是不是不太好?毕竟佛祖就没有流传下这些东西的?”释圆惠说:“这个不过是神道设教罢了。更何况一切法都是佛法,他道教的星君也就是佛教的菩萨。太上老君还是如来佛祖的学生了,他还能大的过佛祖?不用担心的。”
于是开坛念经,也仿照道教的样子,设立星坛,上面写着“供奉本年太岁某某菩萨”。释圆惠开坛的时候,毘卢帽从头上掉了下来,不以为意。就在礼忏之时,仿佛看见有金甲将军从天而降,厉声呵斥,曰:“尔等桑门,竟然篡改太上宝经,窃我玄门法术!沐猴而冠,罪在不赦!”说完,举着金鞭便要打着和尚,释圆惠晕倒过去。
醒来的时候,已经是中风偏瘫了,口中时不时的嚷着:“神仙饶我!”不到一月就死掉了。
慢谈达摩,《易筋经》发源于天台山
《易筋经》发源于天台山
《易筋经》为明代天台紫凝道人宗衡于天启四年(1642)编著,天台位于浙江东部的台州,台州为武术之乡,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,曾在台州四年(1559— 1562)写下兵书《纪校新书》,总结了明代所流行的各种拳法。
台州境内天台山为道教洞天福地,历代高道辈出,葛玄、司马承祯、李白、徐灵府、冯惟良、叶藏质、张无梦、皆曾修真于天台山。
天台山还是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所在地。
道教南宗为宋紫阳真人张伯端所创,其修持功法强调“先命后性,性命双修”,注重动功和静功同时修练。
而易筋经的基本功法正和南宗修持法相同。
天台山也是佛教天台宗发详地,天台宗第三祖慧思曾学道教神仙方术,他在《誓愿文》中说:“籍外丹为修内丹”。
故天台宗的修练方法里有意守丹田六字决等道家功夫,其中“六字诀气法”后传入少林为“少林七十二基本功法”之首。
桐柏宫南望可见天台紫凝山,紫凝山重峦叠嶂,秀岩怪石,幽谷奇洞,云雾缭绕,神奇秀丽,传为紫凝道人的习武著书之地。
紫凝道人正是在天台深厚的道释武文化培植下,将道教南宗修炼和中华武功融合于一体,写下《易筋经》一书,《易筋经》提出了“内练精气神,外练筋骨皮 ” 的“内壮外强、内坚外勇”统一论,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武术功法体。
《易筋经》序中言易筋经为少林达摩所传,对此武术史学家唐豪曾对《易筋经》作了详细考证,并在《少林武当考》中指出:“此书疑是羽流所作,托名达摩以售其欺者耳”,断定《易筋经》是道士或修道者所作的伪书。
另据清代学者凌廷堪的《校礼堂文集》、周中孚的《郑堂读书记》、康戈武的《中国武术实用大全》、周明和周稔丰的《易筋洗髓经(修订本)》以及《中国大百科书·体育卷》等书考证,均认为《易筋经》系明天启四年(1624)天台紫凝道人托名达摩所作。
目前考证出现最早的《易筋经》版本是道光年间的来章氏《少林易筋经》,其中有紫凝道人的《易筋经义》跋语,称此书传于“绍黄两家”,并历数“禅家”、“宗门”、“金丹”、“清净”、“泥水”诸术语,显系明人手笔。
而“易筋”之名又明显出自道家文献,并非佛家所创的语汇。
宋代张君房所撰的道教类书《云笈七签·延陵君修真大略》中已有“易髓”、“易筋”的说法。
《汉武帝内传》已有“一年易气,二年易血,三年易精,四年易脉,五年易髓,六年易骨,七年易筋,八年易发,九年易形”的记载,所以“易筋”原属道家思想,因此可以断定《易筋经》为天台紫凝道人托名达摩所作。
国家体育总局易筋经健身气功课题组经多年研究也否定了《易筋经》源自达摩的说法。
另从功理功法上看,以最近少林寺出的《易筋经》版本为例。
里面内容虽经僧人改编,但仍然有大量的道家的名词和术语。
里面的功法也多为道家,例举如元精元气元神辩,练元丹说等章。
不仅写有魏伯阳,张伯端等内丹家的名字和功法,甚至有飞升而仙的说法。
里面动功功法多来源于道家导引养生术,静功功法的练精化气,练气化神,练神还虚的功夫则完全为道家南宗的丹法,《易筋经》三教参悟说里阐叙三教同源的思想也为道教南宗张伯端祖师所提倡。
可见易筋经功法传到少林寺后,僧侣们对《易筋经》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发展,但仍然是以道家功法为主体。